大家好我是在地霧峰人鳥嘴,今天在一個好天氣介紹一個來霧峰必逛的景點,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
當初九二一大地震導致霧峰鄉的光復國中地層隆起塌陷、校園倒塌的驚悚樣貌。政府及專家學者將這些景觀都保留下來,作為教育園區提供大家學習與觀賞,Google輸入"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就能搜尋到他們的官網
從官網看到這裡有"票價資訊",但其實也有一個免費的重建紀錄館可以參觀,這裡以五個主題分別記錄地震時的五個"蛻變"
壹、驚心動魄921
民國88年9月21號 1點47分,驚心動魄在台灣發生了,當時我國小二年級,瘦小的我在大力搖晃下連走路都走不好,老爸反應很快,把姐姐推出去庭院之後衝進房間衝進房間把我抱出去,開始了我們露宿庭院的日子
這樣的我們已經算是很幸運了,當時的霧峰,街上有很多4樓變1樓、地上蓋了好多好多白布...
災後3分鐘,內政部成立"緊急應變小組",中央政府成立"921地震中央處理中心",蕭院長萬長先生於2點30分召開高層首長長會報,積極展開救災行動,國軍救災部隊亦於4點後陸續開赴災區
其實,受災民眾並不孤單,除了社區民眾互相扶持,陸續還有許多志工團體趕赴災區。陸續有20個國家、22單位立即派遣41支救援隊伍來台灣參與搜救。
度過刻苦銘心的一夜,我們瞭解,從這一天起,將有一段漫長艱辛的重建之路要走。
貳、救災法制與措施
面對如此重大的地震,不可諱言,原有的災害救援能力與準備是不足的。
為了強化人民緊急危難反應能力,李登輝總統於民國88年9月25日發布緊急命令。政府陸續推動股市暫停交易、穩定金融、危險房屋鑑定、危屋拆除、發給恩助金,維持基本生活。受災戶役男申請停役或提前退伍,投入家園重建,結合民間資源,辦理災區認養,設立臨時收容所,緊急安置受災戶等,在初期救災階段發揮甚大功效。
在法治方面,政府成立行政院九二一震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統籌辦理救災重建事宜,制定"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突破原有法令限制,編列特別預算,因應重建需求,為九二一震災重建奠定堅實基礎。
在政策與法治推動過程,累積許多寶貴經驗,不僅有助於重建進行,夠味爾後救災重建提供可參考資源範例,值得珍惜。
參、安置
921震災情嚴重,住屋全倒51753戶、半倒54406戶,數以萬計的災民初期居住在公共場所或簡易帳篷中,生活的艱苦情況可想而知。如何解決災民"助"的問題,便是首要課題。
為緊急安置災民,政府提出"申請居住組合屋"、"請領租金"及"優惠購買國宅"等三種方案,供災民擇一安置。
政府與民間團體合作興建組合屋,同時重視組合屋公共環境與衛生保健,以及幾何屋景觀綠化與美化,因此組合屋群居期間未發生疾病流行。
未住進組合屋的災民可以選擇領取租金補助,受災戶也可以選擇以七折的優惠價格,購買政府興建的國民住宅。
(小聲地反應一下現在房價是否也可以....沒事啦~~~)
肆、再建
重建不是復舊,應該具有前瞻性,更能產生新價值。地震發生時許多志工的踴躍投入、社區營造的共同參與,以及美麗新校園的重現,這些在災難中所展現的愛,令人動容。
回首重建,從最迫切的生活照顧,解決災民生活上的問題,進而社區重建、公共建設推展、產業振興,帶領著災民們重拾以往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在重建過程中,累積許多的寶貴經驗,值得作為經驗傳承。
伍、省思與變革
人類身處變動中的地球,必須從災難中學習,累積智慧,以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經過921震災後的慘痛付出,強化政府及國民的防災意識,工程品質亦有所提升,逐步從制度及法制充實,加強防災應變能力,例如健全災害防救體系,更新災害防救科技、修正法規、調整都市計畫、配備防救先進儀器等。
此外,人的因素更為重要,因為震災重建的硬體建設,只要有經費及時間均可完成,然而民眾對於防災救災觀念的提升必須持之以恆。中心期許,再921震災10周年之際,讓我們將重建經驗傳承,重新出發。
分享裡面的內容結束,分享我的心得吧
以上大致上就是重建紀錄館的片面內容,不想要透露太多,因為要讓看這篇文章的你來這裡看看啊~~。
有翻牌遊戲,裡面有工作人員可以跟小朋友做做問答讓小朋友動頭腦
裡面的擺設我覺得相當不錯,室內設計的安排就像是在"翻一本書,讀一本故事的感覺",一頁一頁的往下一翻,可以推進你再一次經歷921地震的發生與後續的救災直到最後的變革,讓台灣人越來越進步,來霧峰真心推薦一定要親身來一趟走走看看。
門票也非常便宜,只要$50而已,能支持一下這麼好的建設何樂而不為?
逛完在河堤邊逛逛,往附近走走就有光復新村可以逛逛,吃吃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