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好我是待在家裡的鳥嘴,今天來整修風光125的引擎
從2020年9月開始預備,並編列預算買材料之後,終於找到一個可以施工的日子了,因為現在台灣的疫情突然爆發...,朋友的約全部取消,也暫時不會有人來找我了,待在家裡比較安全,於是這個埋在心中許久的瘋狂的計畫就啟動了
本篇不是教學,也不是鼓勵大家DIY,主要是紀錄第一次大修引擎的過程,日後可以翻看並累積經驗值。DIY引擎整修需要的,可不只是需要錢錢買零件跟有專業技巧,其實更多的是需要跟家人要友好關係!!
為什麼這麼說咧?因為拆引擎下來之後,那些零件占地面積在一個普通人的家裡,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而拆解、清洗、組裝引擎也會花個幾天工作天去做,仔細想想,那些髒兮兮的零件一直放在家裡,家人的想法是...,如果沒有跟家人溝通好,事前先說好,那也至少要有一個小小天地是你可以在這裡自由發揮個幾天,沒有人有意見,因為那裏只有你一個人自由玩耍,沒有人管你...
本次紀錄2021年5月對於風光125實施的引擎大修紀錄,詳細日期紀錄:
2020.09~2021.04 蒐集資料,編列預算慢慢採購材料 (這部分也同樣漫長,單獨寫一篇文章)
2021.05.22 落引擎、拆引擎
2021.05.23~25 洗引擎
2021.05.24~28 補齊消耗品與零件
2021.05.24~29 組裝引擎
2021.05.30~ 測試 & debug...
2021.06.19 成功發動後,慢慢調校化油器與傳動等等
P.S 第一次使用Gopro搭配三軸穩定器錄製全程,可是三軸穩定器有時候會一直偏掉...,導致有些畫面歪歪的,看起來不舒服請見諒...因為當時手髒髒也無法一直調整鏡頭位置
step 01.落引擎
要整修引擎,一切要從落引擎開始,之前有落高手125的引擎,可是那台車是噴射車,現在這台是老化油車,不太一樣,但是老化油車要拆的線路很少很少,所以反而比較簡單一點
拆化油器
拆空濾盒...空濾盒的鎖點全斷了...
拆汽缸頭呼吸管
拆進氣歧管的負壓管(它連接著汽油泵)
拆化油器自動組風門的接頭
拆啟動馬達的正負電
拆電盤接頭
拆後剎車鋼索
很難拆...(之後感覺也是超難裝)
使用千斤頂頂著,拆卸後避震器
將千斤頂頂著車架,拆卸引擎吊架螺絲
記得吊架螺絲的螺絲頭側,用梅花板手頂著
敲敲敲....
於是乎...車架就可以搬出來了
化油器我用鐵絲綁在車架上(包布的那陀)
引擎落下的樣子
超髒的,表面覆上一層約3~5mm的油泥層,只是這樣落引擎就讓我的手套由白轉全黑
這時候太陽變大了,稍微休息一下
step 02.拆引擎
休息完了,繼續動工,落引擎之後第一步先來洩機油
拆踩發桿
拆傳動外殼
拆傳動蓋
拆變速皮帶輪組...
拆啟動盤+減速齒輪
拆風扇殼...
拆排氣管
拆二次空氣回收鐵管
拆機油濾芯
拆了這麼多東西之後,左引擎外殼才拆得掉!?
拆進氣歧管
拆右引擎外殼
拆排氣管固定板金
拆啟動馬達
拆鍊條張力調整器
拆卸鳥仔蓋
拆呼吸蓋 (注意!它的螺絲竟然是十字的,記得搬出火焰板手或衝擊板手裝上PH3十字頭來拆)
拆正時齒盤螺絲(另外一隻手抓住風扇)
拆卸前面4顆螺帽+後面兩根內六角螺絲,拆卸汽缸頭
這積碳不簡單...汽門跟汽門油封的部分直接拿給搪缸店請他幫你弄,不到一千塊(那些研磨汽門的特工貴酸酸啊~)
拿下內鏈下導板
這旁邊有一根M6螺絲記得要拆,不要傻傻的一直敲...(像我一樣)
拔下活塞裡面的C環
敲敲敲...,敲下活塞銷
獲得活塞一顆,表面微微的刮傷
汽缸壁看起來古溜古溜,有微微刮傷,不過應該沒有大礙
拆下內鏈上導板螺絲,取出上導鏈板
拆卸中柱
拆風扇,記得用PH3的十字頭,不然會GG
電盤裝上特工,用火焰板手撞出來 (這特工的牙很細,而且是左牙,記得上油鎖深一點,不然特工跟電盤的牙直接壞掉)
拆卸電盤內仁,也要用PH3十字頭搭配火焰板手撞 (沒自信全部都能不崩牙,就用PH3十字頭敲深一點再來用火焰板手撞)
機油泵外蓋竟然是用皿頭的十字鎖的...也只能出動火焰板手暴力拆卸
拔出機油泵外蓋小技巧,先在上面鎖一根長螺絲
搭配鉗子+膠槌,利用蹺蹺板原理把剛剛的長螺絲頭往上敲(蹺)
取出來囉~
這邊有一根定位銷別忘記了
使用一字撬開外面的E環之後,發現機油泵的螺絲也同樣是十字的皿頭螺絲...(當初設計者對於自己的產品很有自信,完全不考慮到後續拆卸吧...)
拆卸後輪
拆後來令片
拆卸這8根內六腳螺絲 (讓我拆斷了一根內六角板手...還要出門再買一支...)
於是乎...曲軸終於露出...
把底下(藏在泥巴裡面的)機油濾網拆下來
裡面很壯觀...那塊磁鐵吸飽了所有鐵屑,救了這顆引擎一命...
拆卸下來的零件如此之多,下一步是最無聊又最累的步驟...
step 03.洗引擎
隔天,腰酸背痛的起床...把要洗的零件整理一下,就丟到大塑膠桶裡面...
倒入引擎清洗劑或汽油或柴油等等洗機械零件用的液體
刷刷刷...
這樣起來,沒有達到100%全白,可是看著看著也是挺療育
洗第二批零件...
用空壓機吹乾也把他們曬乾
曲軸安裝軸承的地方記得上點機油,避免生鏽(那部分應該是用鐵崁進去的,不是鋁,所以會生鏽哦)
等著零件風乾的期間,執行下個步驟
step 04.清點消耗品 & 補採購 & 前置作業
重點部位的螺絲更換成白鐵內六角螺絲,或者一些原本是(萬惡的)十字螺絲,也把它們通通換成內六角
1.引擎 內六角螺絲 M6x60 x8支
2.呼吸蓋 內六角螺絲 M6x20 x2支 (原本是十字的)
3.機油泵外蓋 皿頭內六角螺絲 M6x16 x3支 (原本是十字的)
4.機油泵 皿頭內六角螺絲 M6x16 x2支 (原本是十字的)
5.電盤內仁 內六角螺絲 M6x20 x3支 +平華司(原本是十字的)
6.電盤內仁壓線板 內六角螺絲 M6x16 x2支 + 平華司+彈簧墊圈 (原本是十字的)
7.風扇 M6x16 x3支 +平華司+彈簧墊圈 (原本是十字的)
8.汽缸 內六角螺絲 M6x25 x3支
9.鏈條張力調整器 內六角螺絲 M6x16 x2支
白鐵螺絲只要蒐集好上面這個清單,去螺絲行叫就有了
引擎各部的墊片,我是直接往購買"引擎大修包",裡面有各部的石棉墊片,大致排出來清點一下裡面有甚麼
1.傳動蓋墊片
2.汽缸
3.傳動蓋墊片
4.機油泵蓋?
5.排氣管
6.鳥仔蓋
7.汽缸頭呼吸蓋
8.汽缸頭呼吸蓋O型環
9.齒輪箱蓋
雖然大修包內容豐富,不過卻沒有全部的,所以後來又再網購一些回來補上一些,有可能那些沒有那麼重要,可是畢竟這次我想要處理引擎漏機油的問題,所以我想要把所有墊片跟O型環都換過
送去搪缸店的汽缸頭已經處理完成,整顆亮晶晶
搖臂心軸斷裂了,老闆也幫我檢查到,就幫我更換掉了
除積碳+研磨汽門
一體式汽缸頭可以單獨調整汽門閥門間隙,間隙值於手冊中標準值為:
進氣 : 0.08~0.12 mm
排氣 : 0.013~0.17 mm (這0.013是不是有標錯啊...?)
調整進氣0.1,排氣0.13 (文字紀錄最後實際調整的數值...剛組好引擎的時候,建議還是稍微大些)
step 05.組引擎
前置作業準備完成,終於要開始組裝了...
首先將曲軸箱貼合面的舊墊片膠尻乾淨(最好用刮刀...避免貼合面受傷...)
塞入內鍊條
組裝曲軸前在軸承座塗抹一點油
曲軸不是緊配合,輕輕放入即可
曲軸箱貼合面塗抹耐高溫墊片膠(塗抹之前,用酒精等等清潔液擦拭過,避免油漬影響密合)
放上定位銷
結合兩邊曲軸箱
鎖上螺絲,並且循序漸進對角鎖固 (扭力120kg-cm)
鎖上機油泵 (扭力 65kg-cm)
記得放上齒輪傳動銷
放上齒輪
平墊片
扣上E型環
放上機油泵蓋墊片
放入定位銷
機油泵蓋更換O型環與油封
機油泵上膠之後慢慢敲入曲軸箱 (記得對它溫柔一點)
鎖上 (扭力 65kg-cm)
鎖上電盤內仁
鎖上電盤
電盤扭力 ( 700kg-cm)
把引擎翻起來,安裝後輪來令片
安裝後輪
將引擎立起來,安裝中柱
扭力值 30N-m
安裝中柱彈簧
內鏈導板的O型環更換
塗抹墊片膠
安裝上鏈導板
塞入新油封 (油封與曲軸塗抹黃油)
接下來準備安裝汽缸,記得先確認內鏈條有沒有確實卡入曲軸的鏈條齒上
貼上汽缸墊片
活塞安裝於連桿中 (活塞環與進排氣方向我都事先核對過了,可是沒有拍照,改天再寫一篇)
裝上C扣環
汽缸裡面跟活塞都記得塗上機油
風光的汽缸是有O型環的,記得要套上(紅色那圈)
套上定位銷
善用組裝手路,把汽缸套進去...(內鏈條記得先拉出來,用個東西把它拉著或掛著,讓它保持張力避免跟曲軸鏈輪脫離,例如鐵絲或者一隻老虎鉗)
再次確認活塞方向有沒有正確(若上下相反,會干涉汽門哦!!)
汽缸螺絲鎖上,扭力 120kg-cm
放入下導鏈板,套上汽缸墊片(鐵)
將正時齒盤套入鏈條中,記得對好曲軸正時
套入汽缸頭...,讓我卡了一陣子,因為齒盤沒辦直接鬆鬆的套進去,所以對好正時的瞬間,趕緊把齒盤螺絲寄上
給天柱銅墊片塗抹機油
右邊兩個螺帽底下墊銅墊圈,可是另一邊原本墊的是一片板金,同樣也給它塗點油
平均且對角的鎖上他們,扭力值220kg-cm
底下來有兩根M6,扭力值120kg-cm
使用Y型板手固定電盤,給正時齒盤螺絲鎖上扭力值 300 kg-cm
手轉曲軸幾圈,觀察一下正時有沒有正確無誤
貼上呼吸蓋墊片
呼吸蓋更換新的O型環,塗膠裝入,螺絲扭力 65 kg-cm
鎖上鳥仔蓋
貼上鏈條張力調整器墊片(上點黃油可以更服貼)
鎖上鏈條張力調整器
安裝啟動馬達
組裝到這程度基本上已經要完成了,再放一次大修前的對照圖,格外療育
step 06.裝上車台 & 後續問題處理
當組裝完成了,將線路與管路等等接上引擎,試發動,你以為每天在職場經歷過腥風血雨,回家也要來繼續跟引擎相處的日子,結束了?
才怪...,對於第一次組裝引擎的新手而言,最痛苦的時候才剛要開始...
2021.05.30
第一次裝上去之後,送電,按下電發鈕,發現引擎快速的運轉,可是完全不見一點要發動的感覺...
機車不發動的原因可以方三大方向:
1.點火系統 (火星塞、火星塞帽蓋、高壓線圈...)
2.進氣負壓 (負壓管、進氣歧管...)
3.供油系統 (化油器、汽油泵...)
不發動的原因首先檢查最容易檢查的點火線圈與火星塞,發現火星塞帽裡面滿滿的銅鏽...已經完全卡不住火星塞了,二話不說,網購一個換掉
完成了火星塞帽更換,拆卸火星塞,插上火星塞帽單獨對車台電發,發現火星塞點火做動很猛烈,屏除點火系統的問題了
2021.06.04
結果依然如此,懷疑起是否汽門沒有密封? 插上缸壓表量測
量測結果為190 psi (13.5 kg/cm ^2 )
這時候有點心神不寧了,我甚至覺得,是不是要厚著臉皮牽去找車行,心裡想著,幹嘛自己沒事找事做,做得好累煩心,被家人嫌好臭(雖然家人應該是想要關心我的)
最後跟好車友求救...車友一步一步的了解狀況之後,說隔天他有空來幫忙我看看(有認識車友真是很讚),雖然有點不要臉,但是實際上我的心情真的是有比較舒緩了,自己想弄,卻又弄不好就向外求助,不過也藉一個機會能夠跟老朋友敘敘舊何樂而不為?
於是我就先把一些要修復的小問題慢慢的修復
破掉的空濾盒鎖點
AB膠黏上
電瓶充電
2021.06.05
朋友到來後,就來開始試發動
拆掉空濾盒,用手悶住化油器進氣口,並且調高怠速螺絲(幾乎鎖到底了),發現似乎可以怠速了
幾經測試之後,將空濾盒裝回去,調整油氣混和比測試,不過都沒有辦法讓怠速穩定,而且怠速螺絲鎖到底本來就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會導致油門開度剩無多少
於是乎將問題再次指向"負壓的產生"的問題上面,由於用手悶住進氣口的感覺,會覺得該引擎的產生的負壓起起伏伏,非常不穩定,開始懷疑搪缸店是否沒有把氣密做得很好了...於是準備再次落引擎!!
可惜這時候開始下起大雨...擔心引擎積水,趕緊把引擎用帆布蓋起來,不然我跟車友可以拼命到晚上,這感覺就像是上帝叫你休息啦...!!
停工期間只能繼續翻查資料,思考這個問題發生的原因,上臉書社團詢問高手,大家都很熱烈地想幫助我,留言累積到100多條,記得以謙虛的態度,耐心的與大家一一回覆
蒐集了不少資料,大方向問題如下:
1.進氣歧管可能有裂痕,導致負壓不正常,負壓管也一併更換新油管
2.化油器的負壓膜破裂或者彈簧失去張力也會無法正常抽到空氣,達到穩定油氣混和比。後續購買相關的零件更換化油器零件或維修包
3.汽門漏風...導致負壓無法產生,這是我最不願意遇到的,枉費我那麼相信搪缸店處理的,我毫不猶豫沒有檢查我就裝上了,呵呵...
4.自動阻風門是否無作動,如果自動阻風門一直將進氣塞著,那也是有可能產生的負壓大大降低
於是就採購了進氣歧管、化油器維修包、汽油泵、自動阻風門來準備將他們更換掉,化解了以上三個問題
2021.06.12
再次準備要來動工,還約了車友一起來幫忙,再裝回車台測試之前,我們打算再次檢查曲軸正時與凸輪正時有沒有對好的時候,發現一件驚悚的怪事...
正時齒盤甚麼時候崩裂的啊!!?
從側面看,齒盤的與凸輪軸契合的凸點竟然斷裂...這是哪招
如果硬是裝上去發動,恐怕崩裂的碎片在引擎裡面傷曲軸到時候又要拆曲軸去搪缸店我可不要,於是就又停工了...。
趕緊跟材料行下訂單,可是材料行在端午連假沒有營業。只好又繼續漫長等待了,連假過完,東西才收到。
2021.06.19
又是一個可以施工的禮拜六,可是天空很陰,所以一大早7點就趕緊來趕工
就在不能施工的期間,我也在思考為何正時齒盤會崩裂,思來想去,就懷疑起了當初買了副廠的鏈條張力調整器,拆起來與原本的做比對...結果....
縮到最短的長度量起來分別是:
副廠15mm
原廠12.5mm
難道這2.5mm的差距就將鍊條逼太緊,導致原本的正時齒盤崩裂!?這次經驗也讓我學習到,副廠的零件最好還是跟原廠零件核對過各個尺寸與細節,再安裝上車....比較重要的零件,不想出問題,還是乖乖等原廠零件吧...
把正時齒盤鎖緊後,再次核對正時記號,鎖上原本的鍊條張力調整器之後,再次核對正時記號,然後也再次核對凸輪動作與汽門間隙之後,才把鳥仔蓋裝回去
(P.S 這台引擎的下鳥仔蓋不塗膠,單靠O型環無法密封...機油會被壓力逼出來)
將引擎放進車台,線路管路全部接回,汽油也換一筒新的,反覆反覆檢查線路管路有無問題之後...送電!!
竟然發動了,經過一小陣子的化油器調和,就正常怠速了!!欣喜若狂啊!!
後續可能會再繼續調整化油器或者多做一些詳細檢測,會再補上並更新文章~